【2025年4月18日 北京】今日,为期两天的第九届免疫基因及细胞治疗大会(IGC 2025)在北京富力万丽酒店召开。大会以“创新与融合·成药与转化”为主题,设立6大专场论坛,汇聚中检院、前CDE专家、三甲医院领军学者、企业研发负责人等120余位行业翘楚,共同探讨生命科学领域的技术挑战与产业化路径,推动全球产学研医深度合作。
在干细胞与外泌体药物专场,云测医学创始人/董事长刘少先担任主持人,并分享了题为《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毛囊细胞药品研发进展》的主题报告,引发广泛关注。
该项目由成都云测医学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皮肤科李利教授团队联合攻关,首次实现iPSC向功能性毛囊干细胞(iHFSC)及功能性真皮乳头细胞(iDPC)的高效定向分化。其中iHFSC的关键指标CD200阳性细胞占比突破90%,显著超越国际已发表文献的30%水平。此外iDPC的各个关键指标的阳性细胞占比达到95%,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从刘总会议现场公开数据显示,云测医学研发团队通过优化诱导路径,已经成功获得CD200highITGA6+p63+KRT15+SOX9+的毛囊干细胞(iHFSC),同时iPSC的标志蛋白TRA1-60和OCT4的表达显著降低,避免了iPSC残留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为临床安全性提供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CD200作为毛囊干细胞活化标志物,其缺失与雄激素性脱发密切相关。这一突破不仅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更为脱发治疗提供了全新的细胞药物开发路径。进一步地,云测研发团队使用iHFSC结合iDPC从新再生毛发,验证了iPSC来源毛囊细胞临床应用潜力。
另外,云测医学研发团队利用化学小分子等调控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MSC)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诱导细胞身份转变,获得了转分化的真皮乳头细胞(ADMSC-DP)。ADMSC-DP的各个关键指标的阳性细胞占比达到90%,功能上与iDPC相似,与表皮细胞结合后有显著数量毛囊新生,皮下注射也可促进实验动物的毛发生长,证明了ADMSC-DP促毛发生长的作用。这一转分化路径细胞来源更为便捷,为脱发治疗提供了更快速的治疗途径。
在随后的圆桌论坛环节,浙江霍德生物 创始人/CEO范靖、成都云测医学 创始人/董事长刘少先、北京慧心医谷 副总经理闫曦、北京呈诺医学 医学总监宋琛、苏州血霁生物 研发副总裁吴晨等嘉宾,围绕《国际化iPSC细胞治疗开发策略》展开深度对话。
讨论现场,各位嘉宾围绕中美双报进展与注意事项、应对iPS细胞产业化规模化挑战各家策略、临床开发难点及挑战等多个关键问题各抒己见,为现场观众呈现了一场思想盛宴。
2026年,全球iPSC市场规模将达到23亿美元,是全球生物医药行业最看好的方向之一。本届IGC大会不仅展示了中国在iPSC技术领域的创新实力,更通过跨界对话为行业提供了国际化开发的一线经验。
随着政策支持与技术迭代,细胞治疗有望从实验室加速迈向产业化,为全球患者带来更多突破性疗法。